读后总结(第11篇 - 微信小程序)

最近互联网最火热的莫过于“微信小程序”了吧。至1月9号发布,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小伙伴们在群里聊这个话题和分享此类的文章。

我对此了解的并不透彻,也跟风学习一下,阅读了些资料,总结了前辈的归纳的以下观点。


小程序是什么?

微信小程序(应用号)就是用户关注了一个应用号,就像安装了一个APP一样。这样微信将被打造成一个全新的appstore,而每一个应用号就是一个个的webapp。


小程序的特性:

1)一个小程序只解决一个需求

2)即用即走,随手可得

3)代码体积限制在1M以内,同时打开的页面有数量限制(约为5个,不固定)

4)入口相比公众号更深,推送较弱


互联网从业者该如何对待小程序?

对于开发

1)学习成本低

2)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比原生APP低很多

对于用户

1)无需安装,不占内存,在微信内即搜即用,使用成本相对于安装App来说降低了很多

2)无缝连接微信的账号体系,甚至不需要注册登录

3)流畅程度高于普通H5应用,接近但无法与原生APP一模一样

对于产品运营者

绝大部分的App都会面临用户获取成本太高、活跃不足和留存难的问题,特别是现在用户需求基本被满足的时代,流量的获取和转化成本越来越高。

由于微信对小程序的克制,小程序的获客成本和用户留存问题更加严重,根本没有提供流量红利,完全没有。

  • 获客成本
    微信对小程序并不提供如同应用商店一样的营销推广支持,用户只能通过:

1)线下扫一扫:一来是微信希望小程序的使用场景对接线下,把线下流量都引到微信上。二来是微信不允许第三方来它的生态里控制流量入口

2)应用内搜索:还是精确搜索!用户得对产品有较强的认知和偏好才可能搜索产品名称,根本不存在所谓的SEO和ASO

3)好友分享:纯依靠好友分享。

小程序的获客成本可能比APP更高。APP推广还有应用商店、移动广告平台之类的花钱渠道,小程序的获客,可能你有钱都不知道去哪儿花。

  • 关于留存
    张小龙多次强调:小程序用完即走。实际上,根本不存在留存问题。用户想不起你,你根本无法触达用户,这意味着你无法对用户进行群Push或过多的营销动作,小程序只能发送客服信息和模板信息。

App还能Push、应用内调起等等


小程序的使用场景:

低频,刚需(临时、短期、甚至一次性的需求)

比如有些人只有每年春运的时候才会在12306买一次火车票;

比如去景区旅游,需要的导游地图、景点介绍,用户很难会为了这些信息有勇气进入app市场,下载一个独立的app使用(更不会注册成用户,即使注册了也是一次性活跃用户)。而微信小程序在这种场景下的需求支撑作用便看到了机会,这也正式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讲到的,用完即走理念。

任务流程越短越合适,短到像工具类产品一样,用完一次就结束。但是如果是一长串流程,还有涉及到隔天或隔月的业务,小程序处理起来则会出现时效性压力,用户对于这类需求更在意数据的有效性流程周期的信息状态可见性。若放在快速刷新甚至被淹没掉的数据环境中,对用户、对产品来说都不是最佳选择。


解疑:小程序为何不能分享朋友圈?

在微信前期走的熟人社交方向上,用户的好友列表数据,按照社交上限的自然规律,不会超过150人,但是当微信打破了熟人圈,进入陌生人领域后,这个150人上限随即被打破,进入了泛社交领域,信息的传播除了在朋友圈,还可以在用户所处的多度人脉群中进行激荡流转,热点事件通过这些群节点的传播不比朋友圈弱,同时商家受到流量触达与变现的内驱力,会将利益携带体的小程序,通过蜂群效应送到的盲目跟风的吃瓜群众手中,而微信不让小程序在朋友圈转发,更多则是保护朋友圈的“广告位”阵地。不能够让这块“肥肉”变成了公益设施。

(小程序的入口开放的很谨慎。小程序不能通过长按二维码识别也有这个原因)


原文地址:

为何要做微信小程序,为何不能分享朋友圈?

高潮过后,你应该了解的微信小程序应用场景

评论
热度(1)

© 土豆妹儿 | Powered by LOFTER